11月15日,杭州亚组委29人组成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(大莲花)运行团队奔赴“赛场”,吹响杭州亚运会场馆化运行冲锋的号角。
他们肩负着“大莲花”的场馆运行工作,整合竞赛技术运行、媒体运行、电视转播,以及餐饮、交通、安保等各个业务领域,为参与赛会的各类客户群提供服务保障。
驻“大莲花”一个多月来,他们的工作进展如何?一起去看看。
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《赛时运行计划(第一版)》出炉
他们每周要徒步绕大莲花二圈,看场馆、走流线、改布置。在过去的五周,他们开展21次业务培训,培训600余人次。
他们用25个工作日,历经9次内容审核,编制了一本334页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《赛时运行计划(第一版)》(以下简称“计划”)。
“我们每周都提前制订团队工作计划,开展了场馆设施运维、体育场建设、场馆运行设计、财务预算编制、人员计划编制、开闭幕式仪式演出等业务培训。每周两次场馆踏勘,其中也包含了田径比赛项目培训。”杭州亚组委办公室(总体策划部)分级管理处副处长、“大莲花”场馆运行中心主任韩水祥说,通过这些工作,促进大家尽快了解场馆运行工作,更快地进入角色。
11月16日,在进驻“大莲花”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例会上,就明确了《计划》编制工作方案,并由场馆运行、竞赛技术运行、人事与志愿者、财务与保险以及安保等业务领域组建成“计划编制工作推进组”,负责集中审核计划内容。
团队进驻的第25个工作日,这本围绕赛时运行有关人员、物资、空间排布的计划方案出炉。
“本周是我们进驻后的第六周。《计划》将作为一个工具去倒逼各场馆组建运行团队,明确责任分工,促进各业务领域对本职工作的研究,和对协同作战的认知,从而起到统筹协调和教育培训的作用。”韩水祥说。
“转变角色,建设团队;走访对接,工作协同;聚焦主责,标准细化。”杭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副部长、“大莲花”运行团队常务副指挥长、秘书长陆春江把近期工作细化为24个字。
“目前,《计划》1.0版已经编制完成,经9次审核,共涉及10章57节内容,涵盖了人员计划、财务预算、物资计划、通讯保障计划、风险清单等编制任务。”陆春江透露。
“心聚莲花,绽放韶华。‘大莲花’将力争成为各亚运场馆的标杆。”接下来,陆春江将带领着“大莲花”场馆运行团队,开展场馆运行设计,完成各业务领域方案编制和制定赛时时间表和路线图等工作。
“大莲花”要做亚运场馆“领头羊”
12月22日,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指挥长办公会议和工作例会在“大莲花”召开。
“大家角色转换得很快,说明我们的场馆运行团队是一支责任感、使命感、凝聚力都很强的队伍。”
“《计划》1.0版出炉是场馆运行工作的里程碑事件,《计划》2.0、3.0升级版也会抓紧上线。”
“‘大莲花’是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的‘领头羊’,期待它成为所有亚运场馆的模板和标杆。”会上,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、副市长陈卫强对“大莲花”场馆运行工作给予高度评价。
谈及下一阶段场馆运行工作,陈卫强期许满满:“首先要全心投入,心无旁骛。参与亚运是人生的宝贵经历,在工作中要重在思考、善于谋划、敢于落地,做好各项亚运筹办工作。其次,要精益求精,责任到位,要切实增加作为亚运人的自豪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。在此基础上,要做好表率,不辱使命,勇于担当,发挥专长,为各亚运场馆做好表率,共同谱写亚运筹办工作精彩篇章。”
接下来,杭州亚组委700余人将陆续拟建近百个场馆团队,奔赴场馆一线办公,积极实施竞赛场馆、非竞赛场馆和独立训练场馆运行团队建设。